她憶述,1949年9月4日秋日的晚上,她一個人百無聊賴,於是將不同的香料與番茄醬混合,配香腸一起吃,發現味道一流。
拿起電話撥給他,得知我人在鳳凰城後,王維中回覆:「我們就在球場外的星巴克咖啡館碰面吧。天天被人酸得厲害,媒體、球迷都說王維中不適合在那裡,釀酒人隊是個24人球隊,而非25人。
但是,釀酒人亦達到承諾,先在大聯盟冰藏幾個月進農場,扶持成為大聯盟等級的投手。未料,當打者棒子逐漸加溫後,就是震撼教育開端。言談中,王維中還向我展示左手肘的疤痕,對這個令投手畏懼的約翰湯米手術倒很釋懷:「我覺得在那之後狀況變好,不單控球進步,連球速也變快了。」 描述當年心態,王維中覺得全世界沒人站同一邊。」王維中因動刀身體得以休息,翌年上場展現潛力股轉運。
爆紅直昇大聯盟的2014年,我透過網路聯繫王維中,沒多久他就打電話來,雙方聊完我即刻發稿一篇短文給報社,雙方約定春訓時見。因為,我被強迫蹲在大聯盟,一上場就被打爆,怎麼輕鬆得起來?休息區內,看著隊友們搖頭苦笑的表情,根本無法融入環境,偶爾聽到竊竊私語,指自己憑什麼佔一個位子不走。十九世紀以來,法國就渴望征服北非、中東 這一切都源於19世紀中期,法國國王查理十世(Charles X,1824~1830年在位)冀望依循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模式,征服非洲、宰制地中海區域,從而獲得該區域的豐富資源。
當時,法國的財政狀況不佳,垂涎阿爾及爾(Algiers)的鄂圖曼帝國代理統治者坐擁的財富。摩洛哥人至今也在法國的移民人口中占了第二位,根據官方數據,2018年有775,000人,僅次於阿爾及利亞人(842,000人)當時,法國的財政狀況不佳,垂涎阿爾及爾(Algiers)的鄂圖曼帝國代理統治者坐擁的財富。法國希望在摩洛哥保持軟實力,同時也不忘商業利益。
從此,法國與這些獨立的「前」殖民地劍拔弩張了好一段時間。這場遠征最初是為了遏制英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勢力,結果卻以轟轟烈烈的軍事失敗告終。
最後連馬格里布也起身反抗,主要事件為1954 ∼1962年的阿爾及利亞戰爭,最終法國同意阿爾及利亞獨立。2015年,法國對沙國的FDI達到44億2,200萬歐元。法國至今仍是其前殖民地北非馬格里布的最大投資國,大約有750家法國企業在摩洛哥做生意,在突尼西亞則有1,300家。期間,法國於1920年藉由國際聯盟,在鄂圖曼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法屬敘利亞及黎巴嫩託管地,重新回到黎凡特地區。
Photo Credit: 野人出版 二十一世紀,法國仍是北非最大投資國 到了2017年的春天,法國和北非馬格里布的關係與上個世紀並無分別,何以見得?舉例來說,法國對摩洛哥的外國直接投資(以下稱FDI),以及居住在當地的人口,都高居第一。摩洛哥人至今也在法國的移民人口中占了第二位,根據官方數據,2018年有775,000人,僅次於阿爾及利亞人(842,000人)。1830年6月14日,法國軍團在阿爾及爾30多公里外的Sidi-Ferruch半島登陸。突尼西亞在2011年的茉莉花革命中幾乎付之一炬,這個計畫的用意就是為了振興國家經濟。
此外,法國也與突尼西亞並肩作戰,尤其是「突尼西亞2020」(Tunisia 2020)經濟計畫。除此之外,沙國也是法國的第二大FDI對象,僅次於摩洛哥。
2015年,法國對摩洛哥的FDI高達92億7,800萬歐元,且有51,109名法國人居住在摩洛哥(參見圖2)。Photo Credit: 野人出版 二十世紀中,北非殖民地爆發獨立潮 阿爾及利亞與一般殖民地不同,法國不僅在那裡設省(奧蘭省〔Oran〕、阿爾及爾省以及君士坦丁省),甚至在該地的沙漠中進行核武測試。
然而,時任法國總統歐蘭德面對中東問題仍舊缺乏決斷,反映出歐蘭德的「阿拉伯成績單」❶ 仍有待檢討。Photo Credit: 野人出版 法國重心轉向中東,發展軍火外交 2007~2012年在位的法國總統薩科吉(Nicolas Sarközy)特別重視發展與卡達的關係,而他的繼任者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任期2012~2017年)則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緊張情勢中,迅速了解到,必須把未來放在法國從1960年代就不斷深耕的沙烏地阿拉伯。2003~2013年間,法國在馬格里布的市場占有率減少了45% ❺。跟其他北非馬格里布❸ 國家相比,法國在阿爾及利亞雖稱不上大權在握,但政治影響力是無庸置疑的。但是不同的殖民地之間也有微妙的差異,例如阿爾及利亞疏遠法國,轉而親近蘇聯陣營。法國過去也曾支持班.阿里(Zine el-Abidine ben Ali,1936∼ 2019年,突尼西亞前總統)的政權,如今的經濟重建也是為了支持突尼西亞這個在阿拉伯世界裡相對獨特的新生民主政體。
然而,法國近年面臨愈來愈強大的競爭,主要是來自中國與土耳其。1940~1944年,法國遭納粹占領,國力受到重創,二戰結束之後,法屬印度支那(今天的中南半島)陸續出現了好幾次解放運動,甚至在1946~1954年間爆發武裝衝突。
無怪乎摩洛哥當局在西撒哈拉問題❹ 上獲得法國的支持。在法國政教分離、鄂圖曼帝國還掌握中東宗教與政治權力的時期,法國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一個「穆斯林強權」。
編者:亞歷克西斯.鮑茲曼(Alexis Bautzmann) 【北非-中東:法國與阿拉伯世界的百年恩怨】 2017年1月中東和平會議上,法國接待各國代表,討論中東地區的和平,並承諾支持沙烏地阿拉伯。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飽受殖民地人民批判。
至於1956年獨立的摩洛哥和突尼西亞,則跟法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十九世紀以來,法國就渴望征服北非、中東 這一切都源於19世紀中期,法國國王查理十世(Charles X,1824~1830年在位)冀望依循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模式,征服非洲、宰制地中海區域,從而獲得該區域的豐富資源。同年7月5日,法軍攻占阿爾及爾,自此展開了一連串征服阿爾及利亞的行動,直到1847年,阿爾及利亞的埃米爾❷ 阿卜杜.卡迪爾(Abd el-Kader,1808~1883年)投降,法國終於併吞了阿爾及利亞。與此同時,法國與阿拉伯波斯灣國家的貿易卻逐漸增長,這些國家的王室將法國看作文化大國,很清楚如何利用這點來增加自己的威望,舉例來說,羅浮宮與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y)分別於2017年11月8日與2006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都阿布達比成立分館與分校。
法國身為大革命與《人權宣言》的產地,但在「傳播開化文明」方面,卻不怎麼光彩。巴黎當局將眼光放在北非,而非中東,是因為不想重蹈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在1798~1801年遠征埃及的覆轍。
突尼西亞與摩洛哥也分別從1881年和1912年起, 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參見圖1)。1827年,法國與阿爾及爾攝政國(régence dAlger,又稱奧斯曼阿爾及利亞)爆發衝突,為法國打開了通往非洲大陸的門
在這個換屋計畫下,我從一開始出資五十五萬之後,開始收租,每年約收二十七萬,按公寓現值可能可以從四百六十萬左右換成八百萬的房子,變成年收四十五萬。但是經過換屋,結果大大不同,我一年的租金從二十七萬可以拉到四十五萬,那你覺得要不要換屋?最有趣的事,就是從頭到尾都只有拿五十五萬現金,然後我把房子租了幾年之後,把原本的二百六十三萬公寓換成了八百萬左右的房子,當然,我有新增貸款的部分,可是實際上新增的房貸未來還是由房客繳付。
你可能會好奇,我怎麼有把握可以賣到四百六十三萬,或是四百六十三萬這個數字是怎麼推算出來的。「現在台北你敢介入嗎?」 「台北不能,報酬率太低了啦,台北人都下來台南買民宿了。不過低價的好處有兩個,第一個是,相對於高價房租,你可能空房的間隔比較短,也許三五天,就有新房客遷入,如果訂比較高的房價,打電話來的比較少,可能會拉長到半個月才租出去,而晚越久,你少收的租金就越多,拖一個月才租出去,等於少收了一個月,而就算你定的比較高價,可是少收一個月,一整年下來整體並沒有收得比較多。例如,你可以把郊區的公寓賣掉,換比較市中心,比較靠火車站、大眾運輸,或者屋齡比較新的房子。
文:海藍查 舊公寓的投資哲學 朋友L問我,投資老公寓這種「產品」,買來放個四、五年,能賺錢就賣掉,這是正確的對嗎?因為有人問他,為何不繼續租人,要把它賣掉。L最後又問,還能繼續投資南部的房子嗎?因為他覺得小港的房價一直起不來。
搬到台北工作的L說,這一年遇到一直拖欠房租的房客,覺得心很煩很累。我是用年報酬率下去算的,一年收二十七萬,一年的租金報酬率約五.八%左右,逆推就是四百六十三萬。
3. 如果能買到市價六折的房子,然後在行情價賣出,獲利機會大增,但這取決於你是否夠幸運,以及有足夠的仲介人脈願意第一個告訴你,更重要的是你手邊隨時要有足夠的現金、好的信用條件,才有籌碼與屋主談判,順利取得房子。問他,那最後都有繳嗎?L說有,但房客的個性就是流氓耍賴,而且還吃檳榔亂吐。